中新社青海剛察10月15日電 (孫睿 羅雲鵬)15日,記者在青海湖畔的海北州海晏縣達玉草原看到,成群的普氏原羚奔跑在草原上,目前,該區域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已由2003年極度瀕危時期的200多只上升到現在的3000多只。
  普氏原羚又稱中華對角羚,1875年由俄羅斯博物學家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發現並命名。曾經廣泛分佈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該物種的數量下降,分佈區範圍銳減,現在普氏原羚只分佈於中國青海省環青海湖周邊區域內,1999年被中國政府列為“極度瀕危野生動物”。
  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環青海湖周邊地區普氏原羚的數量超過1000只;80年代末,下降到了500-600只;1995年,在環青海湖地區生活的五個普氏原羚種群總數不超過300只,2003年種群已在該區域難覓蹤跡,普氏原羚現已成為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種群數量最少的物種。
  15日,記者在達玉草原看到,和草原同色的普氏原羚有的在悠閑吃草,有的在歡快地奔跑,成群的普氏原羚隨處可見。
  “這在10年前是不可能出現的”。世居在達玉草原的藏族環保志願者尖木措告訴中新社記者,“為了保護普氏原羚棲息地,我們達玉村的很多牧民主動削減了養畜規模,以避免發生與家畜‘爭食’的情況。”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爾蓋保護站工作人員唐育林介紹,截至目前他們負責觀察的剛察縣哈爾蓋鎮片區161.8平方公里範圍內普氏原羚已有3000餘只,“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
  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青海知名民間環保人士葛玉修表示,雖然普氏原羚在政府和志願者的努力之下種群數量明顯恢復,但其生存的威脅還沒有明顯好轉。
  葛玉修表示,由於普氏原羚沒有自己的草場,它要和牧區其它牛羊爭食。為此,他已向青海官方提出採用以政府補貼的方式將當地牧民網圍欄高度從1.5米降低到1.2米,並摘除上面的鐵刺,以便於普氏原羚安全地躍過網圍欄,更為自由地活動。(完)  (原標題:成群普氏原羚再現青海湖周邊草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77ssdf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